漳州学校大全漳州大学大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63000
  • 网站:
点击查看“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源于1906年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工科为主、工商结合、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直属福建省教育厅;

2008年,学院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的高等职业院校”;

2010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14年学院招生信息显示,该校设有电子工程、软件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商贸管理、应用语言、传媒艺术等七个系,共33个专业。

专业设置


序号系部专业类别
龙腰校区
1软件工程系软件技术
2信息技术应用
3计算机系统维护
4计算机网络技术
5物联网应用技术
6计算机系统维护中职计算机类
1机电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
2数控技术
4机电一体化技术
5电气自动化技术
6模具设计与制造中职制造类
7数控技术中职制造类
杜园校区
1商贸管理系会计
2国际贸易实务
3电子商务
4物流管理
5连锁经营管理
6会计中职财经类
1传媒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
2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影视动画
3影视动画中职计算机类
4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中职计算机类
1应用语言系商务英语
2新闻采编与制作
3涉外旅游
螺洲校区
1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通信技术
3光电子技术
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职电子信息类
5通信技术中职电子信息类
1建筑工程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2建筑工程技术
3基础工程技术
4工程造价
5工程监理
6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
7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平潭校区在建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1月,该校在编教职工470人,其中专任教师260人、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15人、硕士学位以上226人、双师素质比例达91.04%,还建立起67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有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福建省优秀教师、6名教师“省级教学名师”、8个省级教学团队、9名省级专业带头人,有3名教师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还有82人在各级行指委及协会、学会任职,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全国优秀教师:杨建南

福建省优秀教师:孙学耕、李宏达、张华

省级教学名师:杨元挺、陈天凡、许冬梅、徐宁、魏正珠、陈晓文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杨建南、陈助振、江弥峰

省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网络技术、模具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商务英语、电子商务、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月,学院有3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省级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和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校企合作共建了86门专业课程,编写了116本专业教材,其中正式出版59本,并取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省级精品(示范)专业:电子信息技术、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通信技术专业、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智能电子技术

学院精品专业一览表

序号

精品专业

所在系部

负责人

级别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1

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工程系

陈晓文

省级

教育厅

2006年10月

2

工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工程系

徐宁

省级

教育厅

2006年10月

3

数控技术

机电工程系

陈天凡

省级

教育厅

2007年11月

4

通信技术专业

电子工程系

杨元挺

省级

教育厅

2007年11月

5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

(计算机网络管理)

软件工程系

李宏达

院级

学院

2005年9月

6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系

林起健

院级

学院

2005年9月

7

电子商务

商贸管理系

刘晓敏

院级

学院

2005年9月

8

智能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系

孙学耕

院级

学院

2007年8月

9

会计

商贸管理系

黄建飞

院级

学院

2007年8月

10

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件工程系

李宏达

院级

学院

2007年8月

11

商务英语

应用语言系

魏正珠

院级

学院

2007年8月

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省级精品课程:电子测量与仪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具设计与实作、中小型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机械制造基础、现代礼仪、国际贸易实务、网站色彩与构图、人文素质教程

实习基地

截至2015年1月,该校校内建成2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含147个实训室和基础实验室),其中有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实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电子工程技术、数控与模具技术、 建筑技术、 电子商务、 机电自动化等5个省级实训基地。

校外与美国通用电气(GE)、阿里巴巴、中国联通、摩托罗拉、富士康、神州数码、福建永辉等305家国际、国内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有260个校外学习型实践基地,还合作成立了富士康机器人定向班、阿里巴巴特色班等 43个企业冠名的订单班,共订单培养了2277名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成绩

截至2014年,该院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上共有近2000人次获奖,其中,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连续七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一等奖。在福建省第十三、十四、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该院代表队分别荣获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二、第一和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院荣誉

学院被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12个部门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获评省级“平安校园”荣誉称号,是首批福建省高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二级达标校和首批福建省高校“平安先行学校”。院党委多次荣获中共福建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委员会、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党委和省直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机电工程系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电子工程系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现任团委书记蒲文庆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09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江弥峰老师被评为2012年“福建省十佳共青团员”;院团委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应用语言系爱心课堂项目被评为教育部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优秀奖。学院2006年度、2007-2009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2年,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农校对接’与学生食堂采购工作先进院校”。

社会服务

截至2015年1月,该校积极开展自办大专函授、浙江大学远程、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浙江工业大学函授、武汉大学函授、福建师范大学及集美大学专本衔接自考等成人教育,拥有国家优秀职业技能鉴定站,建有可鉴定中、 高级工与技师、 高级技师等7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多年来对社会开展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87336人次,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800人。学院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新疆、内蒙古及闽西北等省内外9所高职院校,还积极选派干部、教师援疆和挂职地方教育事业、共青团工作,发挥出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

对外交流

截至2015年1月,该校与英国ULSTER大学、英国伦敦商会考试局、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技术学院、加拿大莱桥学院、新加坡工艺教育局、日本ATEC亚洲人才交流事业团、尼泊尔职业技术教师研修班等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及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办学。2012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项目之一的“投资福建”教育项目对接洽谈会上,学院与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英国伦敦商会考试局签订合作项目,引入126种国际商务证照培训及考试,涉及英语及国际语言、财务与会计、商业概论和旅游观光等七大领域。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08年,该校有6个科研机构: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现代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数字传媒技术应用研究所、土木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所、流通管理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止2015年1月,共有68个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验收、53个项目参展“6.18”、获29项专利成果。科研项目经费每年呈递增趋势,多年来,学院科研到帐经费就达1265.6万元。截止2012年,教职工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7篇,在本科学报发表科研论文235篇。

专利一览表

序号专利名称发明人专利类型专利号授权公告日
1中央空调余热回收及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翁伟实用新型ZL02284433.32003.11.26
2一种新型电热开水器混水阀陈奇实用新型ZL032410638.82004.05.05
3电液综合控制式离合器王翠凤等实用新型ZL200520029124.92006.11.15
4免调整离合器王翠凤等实用新型ZL200520029127.22007.01.24
5直流电机堵转控制装置廖金堆实用新型ZL200720007557.32008.04.23
6电液综合控制式离合器王翠凤等发明专利ZL200510017083.62008.04.23
7车用电动后视镜机芯廖金堆外观设计ZL200730139618.72008.06.04
8一种非接触、通过式电子水质活化器乐斌等实用新型ZL200720008916.72008.10.15
9微型三端输入四端输出的配线板廖金堆实用新型ZL200920137696.72010.02.03
10微电机用多功能插接导线廖金堆等实用新型ZL200920137698.62010.02.03
11快速拆装式组合端子座廖金堆实用新型ZL200920138084.X2010.02.03
12冲切注射复合工艺成型的组合模具廖金堆实用新型ZL200920139358.72010.05.19
13胶带封箱机的切刀机构陈奇等实用新型ZL200920183557.82010.08.25
14一种袋袋气体发生装置庆菱实用新型ZL201020120592.82010.11.17
15码垛机的整垛调整机构陈奇等实用新型ZL201120034811.52011.09.14
16码垛机的整列输送机构陈奇等实用新型ZL201120034809.82011.09.14
17极性任意接电池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吴迅等实用新型ZL201120252653.02012.01.11
18无极性短路保护电池充电器电路吴迅等实用新型ZL201120252626.32012.01.11
19无线自组网网络型火灾烟雾报警器陈奇等实用新型ZL201120250954.32012.02.08
20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吴迅等实用新型ZL201120255745.42012.04.11
21低压直流光波炉翁伟、徐宁等实用新型ZL201120488305.32012.07.11
22角度传感器特性检测仪器李瑜芳实用新型ZL201120476181.72012.07.11
23角度传感器特性测试旋转平台李瑜芳实用新型ZL201120332519.12012.06.06
24获得持续而舒适的电针针感的方法及电针仪黄晓卿、林丰等发明专利ZL201010227432.82012.10.03
25机器人储料及送料一体化装置何用辉、林丰等实用新型ZL201220084016.12012.12.05
26多颜色背景下机器人光电循迹系统何用辉、林丰实用新型ZL201220083838.82012.12.05
27一种风光互补风能发电机充电控制器徐宁、翁伟等实用新型ZL201220225143.92012.12.12
28电池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吴迅等实用新型ZL201120252629.72013.02.13
29具有自适应测试技术的蓄电池在线内阻检测装置何用辉、林丰实用新型ZL201220536407.22013.04.03
30一种可通过GSM、WIFI和IP/TCP协议远程控制的通用网络电源插排座陈奇、卓树峰实用新型ZL201220152366.72013.05.29
31一种电气连接装置乐斌、吴俊洪等实用新型ZL201320046360.62013.07.31
32便携式校车管理终端陈晓文实用新型ZL201320444191.12013.12.25

学术资源

根据2015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图书馆有馆藏纸质藏书近40万册,数字图书33万多种,总藏书量达73万册。拥有超星数字图书、万方数字期刊、CNKI硕士论文及重要报纸、读秀学术搜索等数字资源。

文化传统

校训

厚德强能

厚德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厚,指优待、推崇、重视、深厚。德,指道德、品德、政治品质,也可引申为思想品德、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华精神。厚德,即是指推重品行、品德,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弘扬向上的中华精神。与其相关的成语有“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厚德反映了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党提出“以德治国”,是厚德的思想基础。“德惟治,否德乱”(《尚书·甲天下》)。德是最高的治政行为要求。治理国家如此,治校也仍然如此。学院以德立校,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体师生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求学生成才先成人,优学且厚德,做一个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教师既要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又能在管教管学中,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强能

强,指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即提高,加强,增强,优越。能,指能力、才能、才干,又指技能,包括学习的能力,求职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强能,即是指重视能力的培养,加强和提高能力。强能反映了学院办学以能力为本位,即坚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定位,坚持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重视加强学生的能力、技能训练,显示了信息学院毕业生有很强的能力,符合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我们学院从事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学院的主要特点和特色。培养目标定位就是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强能符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定位。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要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厚德强能

指学院以德立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一方面重视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另一方面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的职业能力,特别是高技术的技能,大力加强实训教学,努力塑造“品德好、能力强”的毕业生新形象。同时,也注重教职工特别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厚德强能”,既是对学院建校一百年办学经验的总结概括和继承,又充分体现新时期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规律。

厚德是方向,强能是目的。厚德是学院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能则是学院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最终目的。

院标

标志整体为印章图案,以“内部的三维结构”为核心进行组合,突显出“工科院校、信息为主”的学院特征,以及“厚德强能”的校训,也通过印章方式充分强调了学院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内部三维三角形从背后立面起点开始延伸,穿过三个不同的立面方向,向第四维方向无限展开,代表学院由三所学校合并升格组成;通过三角形的三条长短边,将学院发展的历史阶段凸现出来,蕴含着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象征着学院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辉煌前景;也体现了学院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橙色半圆弧,象征着信息流,又似地球运行轨迹,象征着信息学院快速发展、开拓创新、不断更新…. 三角形的三维组合有机形成了一个英文字母—“A”,表示要创办全国一流高职学院的决心和信心。

外围两个圆圈间的左右各六个叶片结构,象征着学院学生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在“厚德强能”理念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外围下方的英文“FJPIT”,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简称,其中“FJ”指福建,“P”指学院,“IT”指信息技术。

整个标志造型饱满,结构严谨,和谐稳重,充满学术的理性和想象的激情,富有新时代特征;由蓝色组成的标志主体,体现了学院的信息技术特色和大学的科学理性;橙色象征着热情奔放,充满活力。

校园校区

龙腰校区

龙腰校区

龙腰校区是原福建电子工业学校的校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106号。校区毗邻省政府、西湖宾馆,校区后门紧挨二环路,交通便捷,校园绿树成林,鸟语花香,建筑错落有致,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齐全。该校区设有软件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

螺洲校区

螺洲校区是原福建工程学校(前身是福建地质学校)的校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街12号。是3路公共汽车的起点站,与杜园校区相距1公里。校园地处风景秀丽的乌龙江畔,北与2000多亩的湿地公园接壤,西与末代帝师陈宝琛故居为邻,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园视野开阔,景色宜人,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热温泉并有偿为每个学生服务。该校区设有建筑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

杜园校区

杜园校区

杜园校区是原福建商业学校的校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杜园118号。建设中的三环路即将从校区旁穿过,交通方便。这里是福建商业人才的摇篮,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培养了无数的商界精英,校友遍布海内外。如今校园内除了几座古老的建筑,见证百年沧桑外,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花园式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使人感到格外温馨。该校区设有商贸管理系、传媒艺术系和应用语言系。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齐学群

院长:王萍辉

党委副书记:陈建忠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游锋

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华

党委委员、副院长:姜平

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元挺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