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学校大全漳州大学大全漳州集美大学

漳州集美大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63000
  • 网站:
点击查看“漳州集美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发展历史

建校基础

集美航海学院

该校前身是民国9年(1920)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几经变迁,由水产科到水产部、水产航海部、高级航海学校、水产航海职业学校、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1958年分为水产学校和航海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航校曾并入厦门大学海洋系,1972年重办集美航海学校。1978年升格为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大专)。1989年改办集美航海学院。

厦门水产学院

该校前身为1972年5月上海水产学校迁来集美办的厦门水产集美学校大礼堂

学院,隶属国家水产总局和福建省双重领导,以水产总局为主。国家农牧渔业部成立后,成为部属16所高等农业院校之一。1979年5月上海水产学院恢复,部分专业迁回上海,厦门水产学院仍继续在厦门办学。

福建体育学院

该校前身是1958年在福州创办的福建体育专科学校。1959年7月,改为福建体育学院,1962年停办。1974年在厦门集美原“航海俱乐部”基础上创办福建体育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建体育学校扩建为福建体育学院。

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该校前身是1958年以集美师范为基础创办的厦门师范专科学校,校址集美大学校区分布图

在鼓浪屿田尾路。1960年改名为厦门师范学院。1963年秋,该校并入设在漳州的福建省第二师范学院。1975年复办厦门师范大专班。1979年4月重新成立厦门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集美;1980年8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改名为集美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10月并入集美大学后改名为师范学院。

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该校前身是陈嘉庚在民国9年(1920)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以后逐步发展,先后改名为集美商业学校、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集美财经学校、集美轻工业学校(院)、福建财经学校。1984年4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集美财政专科学校,为省属高等专科学校。

合并建校

1994年,在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

校园风光(23张)

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2003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独立学院)成立。2004年,原鹭江职业大学(附属中专学校)-厦门工业学校并入集美大学,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2月2日,学校通过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整体验收;7月1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正式批准该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

办学条件

教学单位

截至2013年9月,该校有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集美大学理学院、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集美大学政法学院、集美大学文学院、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集美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集美大学美术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专业设置:

学院专业科类层次学制
航海学院交通运输理工本科
航海技术理工本科
物流管理理工本科
轮机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本科
轮机工程理工本科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理工本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理工本科
水产学院
动物科学理工本科
水产养殖学理工本科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理工本科
动植物检疫理工本科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理工本科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体育(文、理)本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文、理)本科
运动训练体育单招本科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单招本科
财经学院
经济学文、理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理本科
财政学文、理本科
金融学文、理本科
投资学文、理本科
会计学文、理本科
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理工本科
学前教育文、理本科
小学教育(语文方向)文史本科
小学教育(数学方向)理工本科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文、理本科
市场营销文、理本科
旅游管理文、理本科
电子商务理工本科
音乐学院
音乐学艺术(文、理)本科
音乐表演艺术(文、理)本科
舞蹈表演艺术(文、理)本科
美术学院
美术学艺术(文、理)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文)本科
动画艺术(文)本科
环境设计艺术(文)本科
环境设计(闽台合作项目)艺术(文、理)本科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理工本科
通信工程理工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本科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本科
软件工程理工本科
网络工程理工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理本科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机械类(含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理工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闽台合作项目)理工本科
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本科
应用物理学理工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理工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闽台合作项目)理工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文、理本科
英语文、理本科
日语文、理本科
翻译文、理本科
政法学院
法学文史本科
法学(海商法方向)文、理本科
社会工作文史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史本科
汉语言文学(商务秘书方向)文史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文史本科
工程技术学院工程管理理工本科
教育部指定预科班培养基地民族预科班文、理预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8月31日,该校共有专任教师1524人,外聘教师169人,折合教师总数1609人,其中高级职称760人,中级职称701人;博士、硕士学位116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

截至2011年,该校有1人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双聘院士5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轮机工程学科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微生物学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学科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学院、轮机工程学科教学团队、水产养殖学教学团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公共数学教学团队、航海技术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9月,该校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

学校建筑(9张)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5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0个领域)。本科专业覆盖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2个一级学科被列入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列入省级重点学科。

福建省特色重点一级学科

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

福建省重点一级学科

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体育学、数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11-13]

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

水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

水产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体育学、应用经济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

硕士专业学位点(2个)

农业推广硕士(养殖、渔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信息化、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工程硕士(食品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体育)、小学教育)、税务硕士[14-15]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9月,该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7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基础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福建省水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2013年,该校在福建、安徽等12个省份进入本一批招生,其中福建、安徽、河南、西藏、山西五省除航海类水上专业外,其余文理科招生专业安排在本一批;江西、贵州、甘肃、河北、四川、江苏、云南等七个省份有部分招生专业升格为本一批招生。设有福建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培训与研修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

轮机工程、财政学、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海上专业实验中心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航海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

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财政学、法学、航海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民族传统体育、热能与动力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1个)

水产养殖学、航海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小学教育、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37门)

高等数学、航海学、大学物理、宏观经济学、编译原理、微生物学(含实验)、田径、企业理财学、机械原理、中国古代文学、有机化学(含实验)、机械设计基础、WEB编程技术、会计学、船舶辅机、财政学、运动生理学、航海雷达与ARPA、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武术专项理论与实践、生化工程、食品分析、外国文学、社区工作、航海自动化基础、船舶柴油机、软件工程、生物统计与计算机辅助分析、排球、教育学、电脑音乐、远洋业务与海商法、动物生理学、传热学、船舶货运、水产动物病理学、食品原料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强化实践技能的轮机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航海技术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创新人才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区、三化结合理念下嵌入式与智能信息处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9月,该校建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航海技术研究所、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海商海事研究所、船舶助航技术研究所、海上交通安全研究所、船舶工程技术研究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海西经济运行效率与风险测评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中心、影像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房地产发展研究所、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民间文学与艺术遗产研究所、语用学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另外还建有福建省船舶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科技部坛紫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地)、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财政部立项资助300万元(总投入450万元)建成了“无线通信系统研发及测试”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鳗鲡现代渔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技术中心、福建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清洁燃烧与能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海西经济运行效率与风险测评研究中心

厦门市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射频识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射频识别(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机器人应用与仿真架构工程技术中心、厦门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无人机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厦门市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涉密信息重点实验室[11-12][21-27]

建设成果

2000年-2009年,集美大学发表科研论文数量中,收录于SCI-E数据库的论文402篇,CPCI-S数据库的论文188篇和EI数据库论文584篇。研究性论文为737篇,会议论文430篇,其中2008年在贵阳召开的防伪、安全和识别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4篇,此外在第一、二、三届ASID会议和第一、二、四届ICCSE会议中,集美大学发文量较多。

2014年1月,学校3项成果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科技类项目
项目名称承担部门负责人项目经费
益生菌、肠道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水产学院孙云章5.00
基于GPGPU的全波形数据并行处理研究计算机工程学院王宗跃2.00
船舶动力定位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轮机工程学院吴德烽2.00
多点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杨绍辉2.00
日本鳗鲡Cathelicidin抗菌肽的重组表达和抗菌活性研究水产学院张东玲3.00
面向游艇性能设计应用的数值波浪水池关键技术研究轮机工程学院刘建闽3.00
新型海参保鲜剂的开发与产业应用生物工程学院翁凌3.00
似繁殖习性与驯养技术的研究水产学院黄永春5.00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在城市化中的变化研究水产学院石盛莉1.00
复合污染物诱发藻毒素在食物链传递机理的研究水产学院谢钦铭1.00
鲍内脏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免疫活性研究生物工程学院何传波1.00
整体动物功效动力学生物色谱研究紫菜多糖最小功能成分组生物工程学院陈昭华1.00
集装箱货物装箱配载研究航海学院刘旺盛1.00
基于FDTD研究太赫兹波对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脉冲检测轮机工程学院涂婉丽1.00
真空绝热板冷藏集装箱的绝热性能优化研究轮机工程学院廖海峰1.00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转换与传输加密技术研究计算机工程学院郑翠玲1.00
小型化带阻特性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信息工程学院陈彭1.00
复合“鸭式”波浪能采集装置的仿真研究与试验开发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李晖1.00
海底建筑表面太阳辐射分布模型研究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陶求华1.00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厦门市PM2.5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理学院施益强1.00
高温环境对农业照明用的LED老化失效特性影响的研究理学院王敏帅1.00
基于现代时频分析的长周期结构非平稳地震反应特征研究工程技术学院刘强1.00
高强高韧钛合金热成形组织-性能演变模拟及预测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程俊1.00
4190系列船用增压柴油机整机建模与性能优化研究轮机工程学院黄加亮5.00
小G蛋白RAN及互作因子参与大黄鱼免疫机制研究水产学院韩芳3.00
2013年度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名称承担部门负责人项目经费项目来源
不均质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贸易边际的影响研究:基于实际保护的视角财经学院代中强1.00福建省教育厅(杰青)
闽台合作国际推广与普及中华体育文化研究体育学院谢军1.00福建省教育厅(重点)
闽台金融合作研究财经学院王金安1.00福建省教育厅(重点)
福建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体育学院林金标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我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改革研究财经学院宋生瑛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旅游工艺品产业发展战略工商管理学院庄贝妮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模式的经济后果差异对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发展的影响工商管理学院陈旻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经典名著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接受现状调查研究---以《红楼梦》、《论语》为中心文学院张克锋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林语堂与30年代的现代文学批评文学院余娜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闽台“藵歌”音乐文化社会功能的历史流变及互动关系研究音乐学院吴亚玲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闽台同源童谣音乐研究音乐学院陈芳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国际趋势及我国的立法选择政法学院罗施福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转型视角下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研究政法学院孙文中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1950年代大陆赴台女性文学的审美品味及其影响研究教师教育学院周海琳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少儿书业数据的分析教师教育学院黄云姬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及批评模式探索外国语学院刘立香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国际贸易实务全英文教学辅助教材及教法研究外国语学院陈玉清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福建宋时期纺织业发展研究美术学院余明泾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基于低碳理念的闽南滨水景观设计研究美术学院邹喆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高校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成人教育学院邓红英0.50福建省教育厅(面上)
福建传统民间工艺在闽台高校合作教育中的运用与实践美术学院赵胜利0.50

福建省教育厅

(两岸职业教育专项)

海西战略背景下,闽高职院校与自学考试、技能培训的特色办学改革成人教育学院陈建民0.50

福建省教育厅

(两岸职业教育专项)

2014年省基金项目(自由申报)评审结果名单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学院申请者
面上项目具有临界指数的奇异椭圆方程及系统的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的研究理学院蓝永艺
面上项目杂色鲍维甲酸X受体的配体筛选及其在性腺发育中作用的研究水产学院王淑红
面上项目淡水鱼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BSP)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生物工程学院杜翠红
面上项目分子印迹型壳聚糖/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选择性杀灭水产病原菌研究水产学院黄利强
面上项目大尺寸平面磨削淬硬机理及其耐磨性研究机械学院刘菊东
面上项目流固耦合作用下帆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值方法研究轮机工程学院刘建闽
面上项目DCT基于多矩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计算机工程学院余元辉
面上项目线性菲涅尔反射式太阳能聚焦光热系统测试方法研究信息工程学院曾桂英
面上项目应用高通量测序研究大黄鱼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及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水产学院马英
面上项目欧洲鳗鲡病原菌外膜蛋白的基因工程三联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观察水产学院郭松林
青年创新多源遥感研究福建省气溶胶光学特性和PM2.5理学院肖钟涌
青年创新厦门市PM2.5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及源解析的Pb同位素示踪研究生物工程学院陈锦芳
青年创新Ran蛋白在大黄鱼免疫途径中的功能研究水产学院韩芳
青年创新时空分数阶方程最优控制问题的高阶数值方法理学院叶星旸
青年创新心肺耐力水平对中年肥胖人群的抗炎效应及其机制研究体育学院林家仕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9月,集美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藏纸质文献228.64万册,中外文现刊2700多种,引进了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pringer、Ei village等39个中外文全文或文摘数据库;自建了《水产科技数据库》、《陈嘉庚研究数据库》、《集美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7个特色专题数据库。

学术刊物

集美大学主办有《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和《体育科学研究》等四种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8、2010连续三年被集美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2009年,《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得“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2006年《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体育科学研究》评为“福建省高校特色学报”;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国内重要文摘全文转载和转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网》等多家数据库和检索刊物收录。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还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情报数据库(ASFI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水产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中国水产文摘》、《水产文摘》、《海洋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造船文摘》、《中国数学文摘》等作为源期刊。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Airiti Library 华艺线上图书馆等多家数据库和检索刊物收录或者作为来源期刊。

《体育科学研究》中文科技期刊在线、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Airiti Library 华艺线上图书馆等多家数据库和检索刊物收录或者作为来源期刊。

文化传统

校徽

集美大学校徽于2006年6月6日确定。校徽中间集美大学校训

的图案为校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的牌楼(也是集美大学成立挂牌的校门),是学校的标志;牌楼图案下方“诚毅”二字是学校校训;校训下方“1918”是陈嘉庚先生最早创办集美学校师范部的时间,是校史的起点;外圈上部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校名,下部为学校英文名。

校训

校训由陈嘉庚、陈敬贤于1918年3月确定。

释义: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校歌

集美大学校歌沿用“福建私立集美学校校歌”。1918年3月10日公布校歌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与黉,英才乐育,蔚为国光。

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

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

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

“诚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学校领导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

辜芳昭

校长

苏文金

党委副书记

叶美萍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罗良庚

党委常委、副校长

黄德棋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克

党委常委、副校长

郑志谦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童建福

副校长

于洪亮

校董事会

顾问

贾庆林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陈永栽

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

庄炎林

原全国侨联主席

--------------------------
主席苏树林

福建省省长

--------------------------

副主席

陈桦(女)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高宏峰

交通部副部长

张桃林

农业部副部长

李红(女)

福建省副省长

李川羽

印尼尚大集团董事总经理

刘可清

厦门市市长

鞠维强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